其实有一种病在我们很多人身上都有发生,但是我们一般意识不到这是病症,隐藏于生活中却不被注意,这就是神经衰弱。很多人误认为神经衰弱只是个人性格造成,没有意识到神经衰弱其实隐藏着潜在的对人体的巨大危害,严重者可导致不可挽救的后果。
神经衰弱是种病吗?
神经衰弱实质上是指由于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,从而产生精神活动能力的减弱,是精神科常见的一种轻性功能性精神疾患。
所以说神经衰弱是一种疾病,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!
由于神经衰弱表现繁多而没有典型的症状,因而容易造成神经衰弱诊断的扩大化,如焦虑症、抑郁症等,因为具有神经衰弱的症状,易被诊断为神经衰弱。
神经衰弱的症状多种多样,大致可归纳为失眠多梦、头痛头昏、精神困倦、浑身无力、心悸、健忘、易激动、易烦躁、注意力不集中、消化不良等。
什么情况下要看医生?
因此,如果有神经衰弱的种种症状,但只要还具有符合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的状况,就应采取后者诊断。有的器质性疾病会伴有很多神经衰弱的症状,若医生缺乏经验,就可能根据患者求治的主诉,而误诊为神经衰弱,致使病情延误。
神经衰弱患者由于睡眠糟糕、脑力不济、精神状况越来越差,因而极为关注自身的健康,有的患者甚至担心将来变成精神病或是成为“痴呆症”。其实,这种担心并无医学根据。神经衰弱虽被归属为轻性精神病,但与其他精神病并无关联性,再重的神经衰弱也不会转变成其他精神病,更不会变为因脑组织细胞的病理改变而导致的痴呆症。
如何正确对待神经衰弱?
表面看来,神经衰弱令人痛苦,其实应认识到症状是一个信号,告诉你:大脑太累了,需要休息调整。患病使你及时地停止了超负荷运转,使你暂时摆脱了沉重的心理负担,得到喘息之机。同时,一时诊断为神经衰弱,也是向你宣告,你的身体组织器官系统结构良好,生理功能正常,只是由于用脑过度、精神紧张而导致大脑皮层的功能暂时失调,只要设法调整过来即可恢复正常。
树立“持久战”意识
神经衰弱虽能,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此病得之容易而去病不易。有的患者求治心切,总想找个灵丹妙药,结果欲速则不达。因此治疗此病既要坚定信心,还要富有耐心,不可急于求成。
“综合治理”,多管齐下
治疗神经衰弱的佳途径应为心理调适、药物治疗、体育锻炼、生活调节等多管齐下,综合运用。其中一味依赖药物,或排斥药物只期望心理医师传授秘诀的做法都不可取。
体育锻炼应以慢走、慢跑及太极拳为主
以太极拳为例,神经衰弱患者在阅读时甚至在娱乐活动时也不能静下心来,其指向性思维难以持续,缺乏指向性的思维却纷至沓来,控制不住。但在练太极拳时,大脑皮层中与运动有关的部分持续兴奋,而其他如负责思维的部分逐渐转入抑制状态,得到充分的休息。如果我们每天练一两次太极拳,就会促使因工作而兴奋的部分脑细胞休息,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机能调节无误。患有神经衰弱症的患者不妨一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