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时候,思想上的痛苦比行为上的痛苦更让人感觉痛苦,强迫症就是个这样的疾病。
这个真的存在这么一群人:
他们害怕感染疾病,每天数小时重复地洗手、洗澡,哪怕直至皮肤溃烂;
他们担心遗漏,每次出门或离开之前都要花上数小时来检查手机、钱包,眼看时间早已过去,却因为担心遗漏而不得不继续检查;
他们担心怕门窗没有锁好,反复不停地检查门窗,直到大汗淋淋却仍无法停止。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根深蒂固的信念——“万一真的没锁好怎么办?还是再检查一次”;
他们担心自己的呼吸不顺畅,又或者是担心自己会忘记呼吸,从而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呼吸。但因为焦虑而导致呼吸急促,于是他们更认为要调整自己的呼吸;
他们担心自己的眼镜没戴好,于是反复地把眼睛摘下,然后再戴上。这一行为每天可能要重复数千次。
每当他们发现问题值得思考,便会日日夜夜地担负思考同一问题。哪怕花上几天,几个星期,甚至几个月。思考很痛苦,不思考更痛苦。
然而,他们却仍然认为自己的手没能洗干净,东西仍然有遗漏,门窗仍然没有锁好,呼吸还是会被遗忘,眼镜还是没戴好,问题始终存在……于是重复行为或者重复思考。要命的是,行为进行完毕或思考过后他们仍然感觉不,于是再次重复行为,反复思考。
没办法,强迫症就是这样的!
他们深知自己的行为或者想法没有必要,但却又无法制止。于是,他们活在痛苦之中——无数的重复很痛苦;不重复,更痛苦。无数次的挣扎,从未成功过。他们不敢面对未来,甚至看不见希望,他们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,死亡对他们来说是何其的飘渺。但他们深知一句话:如果我连死都不怕,那我还有什么好怕的?
强迫症的人,强迫着并活着。强迫症的特点是,其穷思竭虑比单纯的强迫行为更让人感觉抓狂。
因为强迫症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疾病。其特点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,一些毫无意义,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。患者虽然知道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,极力抵抗,但始终无法控制,影响学习、工作、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。
心理医师解释,虽然有的人也会出现某种刻板、重复的动作,可是,这些动作可以自控,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,也不会引起情绪焦虑和内心痛苦,那么就不能说这些人有强迫症。
一般性格拘谨、犹豫、过分注意细节、要求,但又过于刻板和缺乏灵活性的人容易出现强迫症。“如果强迫症影响较大,还是建议门诊就诊治疗,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加上药物控制。”医生指出。
看到了吧?单纯的强迫性检查并不是可怕的,真正的强迫症比你想象中痛苦一万倍!对于总是强迫性检查的人,可以试试这个方法。在锁门时,请仔细地、缓慢地锁上门,并把这个动作深深记在心中,告诉自己:“门现在已经锁上了,我看见门已经锁上了!”这样,当强迫想法出现时,就坚定地告诉自己:已经做好了。
此外,心理医师给了四个方法,专门用于预防强迫症:
1、注意个性培养:从小要注意个性的培养,不要给予过多,或对其要求过于刻板,特别是父母的不良个性更应该注意。
2、多参加集体性活动:多参加集体活动,从事有理想、有兴趣的工作,培养生活中的爱好,用建立新的兴奋点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。
3、有强迫思维时,顺应自然:有强迫的动作时,要理解这是违背自然的过度反应,要逐步减少这类动作。有强迫思维时,不要改换思维,继续做应该做的事。
4、加强心里锻炼:努力学习对待各种压力的积极方法和技巧,增强自信,不回避困难,培养敢于承受艰苦和挫折的心理品质。
你的穷思竭虑害惨了你,这我能够体会到。注重以上日常训练,希望你可以终生远离那些痛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