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

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
当前位置: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 > 精神障碍 >

从心理分析,该“仇”的不是穷,是反社会人格

前些年,很多人“仇富”,斥强者垄断了规则制定权。可如今,无数人却倒向了“仇穷”的一边,典型现象就是,点赞王思聪“日狗”、嘲笑庞麦郎献丑;还有把“你穷你有理?”挂在口头,所以许多人在翻墙进入宁波动物园后被虎咬死的男子死后,还不忘“鞭尸”奚落。

穷人里当然有很自私好嫉妒的,可自私、嫉妒,什么时候成了穷人独有的“胎记”了?把贫穷视作道德缺陷的观点本就扯,造成贫穷的原因有很多,可能是懒,也可能是贫穷代际传递。

据媒体报道,莫某晶染有赌瘾,曾欠下不少债务。搜索法院文书可发现,该保姆至少卷入5起民间借贷案,均为欠钱一方,涉及金额至少12万元。

该事件无疑是个极端个案,如果说它能说明什么问题,那显性的问题就是,作案者人性扭曲。这类纵火带有希区柯克式的作案特征,其作案理由在正常人的经验化逻辑中,压根就支撑不起作案的“必要性”,可他(她)们还是做了。他(她)们内心,有着某种反社会人格,对犯罪心理学研究者而言,其心态值得当剖析。

但不可否认,此事有个暗含的冲突点是加害者与受害者的关系——保姆与主人,这也令该案多了些悬疑剧式想象空间。在不少人眼里,二者对应的社会标签,大概就是“穷人”与“富人”、“底层”对“精英”,因而将此事置于阶层维度去审视。像凤姐写的爆款文里,就讲到很多底层人有偷盗之类劣根,原因起于对“歧视”的报复。

这里要分析的,是“因穷而坏”的几率。穷人做坏事,未必等于“因穷而坏”,穷跟坏之间可能只是假性关联。就现实看,拮据会掣肘穷人的眼界与生活习惯,但这不是什么问题,其另一面就是“质朴”“俭省”。

哪怕我们变得肥胖也忍不住贪吃,是因为在我们的采集者祖先时代一直存在饥饿恐惧;即便今天我们冰箱里塞满了储备食物,我们的DNA却还记得在草原上食不果腹的日子。贫穷记忆确实会形塑很多人多年的生活习惯,之前公园在线厕纸被大爷大妈们“顺”走,也印证了这点。

可顺走“公家”东西,跟罔顾无辜者生死的纵火恶行之间差了几万条街。前者只是不好,后者则是大恶。而能迈出大恶这一步的,通常都是人格有问题。

更何况,涉事保姆跟“穷”可能并不沾边,她待遇不菲,算不上穷,如果那也算,那我们在马云面前都是穷人;她因嗜赌各种借贷,主要原因也是“赌”,这种恶习跟其恶行之间或许也有某种递延关系。

所以保姆纵火案中,指出“穷不是错”的隐含前提(作案者穷)兴许都不存在,因为此事跟“穷”压根没太大关系。在类似事件中,仇富仇穷都是错的,该“仇”的是反社会人格,这也是不该被贫富特性遮蔽的问题焦点。

医生团队 更多
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
疾病资讯 更多
自助挂号

*为保证顺利就诊,您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务必真实有效。您的个人信息仅供就诊使用,请放心填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