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

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
当前位置: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 > 精神障碍 >

睡眠障碍管理

睡眠障碍管理

总的来说,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与正常人出现睡眠障碍后的处理原则无明显差别,但要额外注意的是患者还需要评估其原有疾病状态、并发症及用药情况,进一步分析与其睡眠情况的关系。治疗上需要多因素综合处理。

首先要处理影响患者睡眠的并发症,如疼痛、疲乏、抑郁、焦虑、恶心、气促。下一步需要解决患者已经存在的行为问题、改善生活环境,包括酒精依赖、生活压力、担心、负性认知等情况。第三步调整患者原始疾病治疗用药,尽可能调整或替换影响睡眠的药物(抗癫痫药、糖皮质激素等)。

如果经上述处理后睡眠仍得不到明显改善,说明患者可能伴有错误睡眠信念或是睡眠适应不良行为,需要我们给予矫正。对待难治者,也可以尝试物理或其他方案。

1.非药物治疗方案

对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进行睡眠卫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。具体包括:睡眠规律、适当锻炼(睡眠前2~4个小时不宜)、禁止饮酒或含咖啡因食物、睡眠6小时内避免刺激性活动,睡眠房间安静、舒适以及白天尽量不要睡觉。鉴于患者睡眠障碍的病因复杂,仅仅靠睡眠教育是不够的。

目前已有部分证据表明认知行为(CBT)对改善睡眠障碍有明显疗效。尤其是对失眠(CBT-I),目前已初步建立癌症患者失眠认知。CBT-I包括睡眠教育、重组认知、行为策略及放松训练。

重组认知主要是改善患者对睡眠的负性想法、错误信念,改变患者的睡眠态度,让患者能够减轻焦虑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行为策略包括:睡眠适当限制、控制刺激源、调整睡眠行为。放松训练可以让患者更加配合治疗。

在一项关于癌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,采用认知治疗的患者睡眠明显好转,随访6~12月仍有明显差异。同时认知对影响睡眠的相关危险因素(原有疾病的痛苦体验、并发症、药物副作用)也有一定的疗效。目前证据表明适当锻炼、补充(佛法中松弛身心、瑜伽等)对改善癌症患者睡眠有一定的疗效。

2.药物治疗方案

临床中也可适当用药改善患者睡眠障碍。但是其性及安全性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。临床中用药要谨慎权衡利弊,选择药物需要详细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、并发症、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治疗目的。

既能治疗睡眠障碍,又能改善共病的药物。如米氮平可用于癌症伴有失眠、抑郁、食欲下降的患者;加巴喷丁可用于失眠伴有潮热。也可联用苯二氮卓类、非苯二氮卓类镇静药、抗组胺药及镇静性抗抑郁药。

研究表明联用认知及药物的疗效明显高于单一。联合治疗可减少药物治疗剂量、提高依从性、降低药物副作用,对患者适用性更高。

总结

患者更易并发睡眠障碍,严重影响其功能恢复、生活质量,甚至增加共病率比及死亡率。睡眠障碍可能是患者原有疾病的症状之一,又或在治疗、用药过程中诱发,患者不良情绪、物质滥用、环境及社会心理因素均可加重睡眠障碍。睡眠障碍与其他症状交互作用,密不可分,这可能也因为两者都与免疫紊乱及神经内分泌改变有关。

准确识别后步就要处理直接或间接影响睡眠的可逆性因素,包括共病症状、药物情况、社会心理问题等。如果睡眠问题没有改善,还需进行睡眠卫生宣教、CBT-I、锻炼或其他辅助性心理、物理治疗。如果睡眠障碍仍持续存在,要适当用药辅助睡眠。

医生团队 更多
郑州金水脑康中医院
疾病资讯 更多
自助挂号

*为保证顺利就诊,您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务必真实有效。您的个人信息仅供就诊使用,请放心填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