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什么是社交恐惧,内向就是社交恐惧吗?
社交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,患者非常惧怕社会场合,以至于会形成巨大的压力甚至丧失部分生活的能力。
由于人们对“社交恐惧”普遍认识不足,很多真正患有此症的人被轻描淡写地认为是“胆小、内向”而未受重视;同时,也有很多只是胆小、腼腆、内向的人被认为是“社交恐惧”。
就像容易紧张是焦虑症的一种表现,但不能说容易紧张的人就是焦虑症患者,社交恐惧作为焦虑症的一种,同理——内向性格人只是更容易患有社交恐惧症,但反之不成立,内向性格的人不代表一定就会存在社交恐惧。
2.有些人跟朋友讲话时滔滔不绝,可一旦跟陌生人或到了重要场合,就不敢开口,甚至头上直冒汗,可能患上了社交恐惧症,为什么会患有此症呢?
原因一:追求,怕出错
有些人一路是被赞美过来的,所以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,他习惯于让自己不说则已,一说就让人挑不出错来。给自己这么高的标准,执行起来难免有闪失。只要一次被人纠错或者嘲笑,那么他下次就积累了紧张的因素,为说话人为制造很多心理障碍。
原因二:兴趣爱好单一
如果你只喜欢西红柿,那么遇到喜欢其他蔬菜的朋友就没有说话的交集了。很多人发现,自己在一个环境里仿佛圈外人,同事讨论的话题自己不感兴趣,自己感兴趣的好像没人回应。每当大家凑到一起聊天,他插不上嘴,总感觉被冷落在一旁,心里很不好受。
原因三:阴影效应,缺乏安全感
儿时被父母或者老师严厉管教的孩子,在领导和面前会下意识地不敢说话。而被兄弟姐妹比下去的孩子,面对同龄人内心总是有自卑感,或者他曾经被陌生人欺骗过,就此不再随便和人搭腔,一定要具备足够安全感后,才卸下内心的盔甲。
原因四:强烈的防御心、戒备心
大部分人会在成长过程里自我修正,分辨出哪些时候可以说什么,哪些时候不能说什么。但总有一部分人,把对他人的防御埋藏在潜意识中。他们的意识希望和他人交流顺畅,但潜意识总是发出"祸从口出"的刹车声。表现就是纠结,自己想的和做的拧着。